小心!蛋白質吃太多會怎樣?醫師揭開蛋白質的影響

蛋白質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,然而吃太多蛋白質也會造成身體的負擔。過度攝取蛋白質,不只可能引起脂肪增加,對高風險族群而言,還可能造成肝臟負擔,影響腦部功能。代謝蛋白質需要花費約25%的能量,相較於代謝碳水的7.5%與脂肪的1.5%,消化蛋白質不只更能「產熱」,還有提供足夠的飽足感。

可以參考 如何降低膽固醇?有效降低膽固醇的全方位攻略

蛋白質攝取過量會增加什麼風險?

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但攝取過量卻可能帶來健康風險。蛋白質代謝需要消耗大量能量,當攝取量超過身體需求時,多餘的蛋白質就會轉化為脂肪,增加體重。此外,蛋白質攝取過量也會對肝臟造成負擔,因為肝臟負責代謝蛋白質,當蛋白質攝取過多時,肝臟必須超負荷工作,容易導致脂肪肝和肝硬化。

蛋白質攝取過量也會影響腦部功能。蛋白質是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,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,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,導致腦部功能下降,表現為記憶力減退、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不穩等症狀。而蛋白質攝取過多也會對腦部造成負擔,因為蛋白質代謝會產生氨,氨是一種有毒物質,當氨濃度過高時,會損害腦細胞,導致腦部功能下降。

另外,蛋白質攝取過多也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。研究表明,高蛋白飲食與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發病率增加有關。因此,控制蛋白質攝取量非常重要,一般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體重的 0.8~1 公克。若有特殊需求,應諮詢營養師或醫師,以確定適當的蛋白質攝取量。

蛋白質吃多易對腦造成什麼負擔?

當我們在談論蛋白質攝取多寡對身體的影響時,除了肝臟,最容易受到影響的還有腦部。蛋白質是製造神經遞質的必需物質,而神經遞質在腦細胞彼此之間傳送信息。因此,蛋白質的缺乏可能對腦部造成破壞。攝取過量蛋白質也會對腦部造成負擔,其中包括:

  • 認知功能受損:長榮大學研究團隊曾在《科學報告》中發表一項研究,結果表明蛋白質吃太多會增加患阿茲海默症風險,主要原因是蛋白質代謝會產生一種名為β-澱粉樣蛋白的物質,這種物質會在腦中堆積,形成老年癡呆症的標誌性特徵 – 澱粉樣斑塊,從而引發阿茲海默症。
  • 情緒不穩:蛋白質攝取過量會導致血清素水平失衡,而血清素是大腦中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,它與情緒、睡眠和食慾息息相關。當血清素水平過低時,可能會出現抑鬱、焦慮、睡眠障礙和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  • 睡眠質量下降:蛋白質攝取過量會導致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,而褪黑激素是一種有助於睡眠的激素。當褪黑激素水平過低時,可能會出現入睡困難、睡眠質量下降等問題。
  • 注意力不集中:蛋白質攝取過量會導致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下降,而多巴胺是注意力和動機的關鍵神經遞質。當多巴胺水平過低時,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難以集中精神等問題。
  • 蛋白質吃太多會怎樣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蛋白質攝取過量對肝臟會造成什麼傷害?

    肝臟,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同時也十分重要,主要功能是負責將有毒物質分解掉、去除,進而轉換為無毒的物質排出體外,同時還會負責生產蛋白質、膽汁等,對維持人體的正常機能與健康十分重要。假設蛋白質長期攝取過量,尤其若是肉類攝取過多,可能造成肝臟難以負荷,必須更長時間將體內的廢物、毒素排出體外。而當肝臟功能無法負荷時,便容易造成肝臟負擔增加,進而導致肝硬化、肝功能受損或衰竭等嚴重健康風險。

    肝臟負擔過重可能造成哪些健康問題?

    • 肝纖維化:指的是肝臟因長期發炎或損傷,產生纖維組織的修復增生,進而影響肝臟正常功能。
    • 肝硬化:肝臟因長期發炎或損傷,造成肝細胞壞死、纖維組織增生並取代肝細胞,進而導致肝臟硬化、失去再生能力,進而造成肝功能衰竭。
    • 肝功能衰竭:肝臟因長期受損,導致肝細胞大量壞死、失去功能,進而導致肝臟功能衰竭,可能出現黃疸、腹水、肝昏迷等症狀,最終可能導致死亡。

    除了上述健康風險外,蛋白質攝取過量也會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,例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因此,維持均衡飲食、適量攝取蛋白質,才是預防肝臟疾病、維持身體健康的的不二法門。

    蛋白質攝取過量對肝臟造成的傷害
    健康問題 描述
    肝纖維化 肝臟因長期發炎或損傷,產生纖維組織的修復增生,進而影響肝臟正常功能。
    肝硬化 肝臟因長期發炎或損傷,造成肝細胞壞死、纖維組織增生並取代肝細胞,進而導致肝臟硬化、失去再生能力,進而造成肝功能衰竭。
    肝功能衰竭 肝臟因長期受損,導致肝細胞大量壞死、失去功能,進而導致肝臟功能衰竭,可能出現黃疸、腹水、肝昏迷等症狀,最終可能導致死亡。

    蛋白質太多身體如何反應?

    蛋白質攝取過量不只會增加腎臟和肝臟負擔,還會對大腦造成傷害,同時,身體無法及時消化吸收多餘的蛋白質,將會被迫轉換成脂肪,進而導致肥胖。

    除此之外,吃入過量的蛋白質,大腦會分泌多巴胺,使人產生愉悅感,誤以為吃了很多美味的食物,容易讓人養成暴飲暴食的壞習慣,進而導致肥胖。有人可能會認為,既然吃蛋白質會增強飽足感,體重就會下降,但專家表示,蛋白質攝取過量,不僅無法減肥,更有可能造成反效果。

    蛋白質攝取過量會產生哪些常見症狀?

    如果您在飲食中攝取過多的蛋白質,可能會導致以下症狀:

    • 脫水。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導致身體脫水,這可能是因為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水分。脫水會導致疲勞、便祕和頭痛等症狀。
    • 疲勞。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導致疲勞,這是因為身體需要花費更多的能量來消化和吸收蛋白質。疲勞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、運動表現不佳和睡眠障礙等問題。
    • 便祕。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導致便祕,這是因為蛋白質會在腸道中吸收水分,使糞便變硬。便祕會導致腹痛、腹脹和排便困難等症狀。
    • 腹瀉。蛋白質攝取過多也可能導致腹瀉,這是因為蛋白質會刺激腸道,導致腸道蠕動加快。腹瀉會導致腹痛、腹瀉和脫水等症狀。
    • 頭痛。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導致頭痛,這是因為蛋白質會導致身體產生過多的氨,氨是一種有毒物質,會對大腦造成傷害。頭痛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、運動表現不佳和睡眠障礙等問題。
    • 皮膚問題。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導致皮膚問題,這是因為蛋白質會刺激皮膚,導致皮膚發紅、發癢和長痘痘。皮膚問題會影響您的外觀和自信。
    • 腎臟問題。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導致腎臟問題,這是因為蛋白質會增加腎臟的負擔,導致腎臟功能下降。腎臟問題會導致疲勞、水腫和高血壓等症狀。

    如果您有以上症狀,可能是蛋白質攝取過多所致。您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:

    • 減少食用肉類、雞蛋和乳製品等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量。
    • 增加食用水果、蔬菜和穀物等低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量。
    • 在飲食中加入豆類、堅果和種子等植物蛋白質來源。
    • 限制蛋白質補充劑的攝入量。

    如果您有腎臟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,在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之前,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。

    可以參考 蛋白質吃太多會怎樣?

    蛋白質吃太多會怎樣?結論

    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,在維持肌肉、骨骼和皮膚健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。然而,食用過多蛋白質可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。蛋白質過量攝取不僅會增加體內脂肪,還會加重肝臟負擔,對腦部功能造成不良影響。因此,在日常飲食中,應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量,適量攝取,以維持身體健康。

    蛋白質吃太多會怎樣?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蛋白質吃太多會出現哪些症狀?

    蛋白質攝取過量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消化不良、便祕、口臭、疲勞、頭痛、睡眠障礙、情緒波動、體重增加、脂肪增加、腹瀉和腹脹等。

    蛋白質吃太多可能帶來哪些健康風險?

    蛋白質吃太多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腎臟疾病和癌症的風險,也可能引起骨質疏鬆、貧血和肝損傷,並對腦部功能造成負面影響。

    怎麼判斷自己每天吃進的蛋白質是否過量?

    您可以透過檢視飲食紀錄或計算每日蛋白質攝取量來判斷。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體重每公斤0.8至1.2公克,過量攝取可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。若有其他疑慮或症狀,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。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