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地瓜,也被稱為「蕃薯」或「甘薯」,是台灣人最喜愛的蔬菜之一,也是台灣的第二大作物。您可能好奇,為什麼地瓜在台灣有這麼多種稱呼?為什麼它被稱為「地瓜」?
據說,台灣島的形狀正像個蕃薯,而台灣人也有本省人為蕃薯,外省人為芋頭的俗稱,可見台灣人對蕃薯的認同感多深。此外,地瓜在十七世紀初期由荷蘭人從福建引入台灣栽種,也成為台灣人重要的糧食來源。
今天,地瓜不僅是台灣的第二大作物,也是全世界廣泛種植的根莖類蔬菜。它富含營養,包括維生素A、C、E,以及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。地瓜是一種非常重要且有價值的蔬菜,在維持健康飲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可以參考 紫色地瓜是台農幾號?台農73號紫肉地瓜的營養價值及品種改良
地瓜的歷史之旅:從古代到現代
地瓜的起源:遙遠的南美洲
地瓜的歷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南美洲。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,早在5000年前,居住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種植地瓜了。地瓜是印第安人的主要糧食之一,也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作物。隨著印第安人的遷徙,地瓜也逐漸傳播到了其他地區,包括北美洲、歐洲和亞洲。
地瓜的傳播:哥倫布的意外發現
15世紀末,哥倫布在前往美洲大陸的途中意外發現了地瓜。他把地瓜帶回了歐洲,並在當地種植。由於地瓜的適應性強,在歐洲各地迅速傳播。16世紀,地瓜被西班牙人帶到了亞洲,也在亞洲各地廣泛種植。
地瓜在台灣的發展:從番薯到地瓜
地瓜最早在16世紀末傳入台灣,當時被稱為「番薯」。番薯在台灣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,並逐漸成為台灣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。19世紀末,台灣開始出口地瓜,並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。20世紀初,日本統治台灣期間,大力推廣地瓜種植,並將地瓜更名為「地瓜」。自此之後,地瓜便成為台灣的名稱,並廣受台灣人民的喜愛。
地瓜的品種:豐富多彩的地瓜家族
地瓜品種繁多,全世界共有1000多個品種。這些品種在地瓜的形狀、大小、顏色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。最常見的地瓜品種是橘色地瓜,但也有黃色、白色、紫色和紅色等品種。地瓜的口感也有軟糯、鬆軟和脆爽等不同類型。不同的地瓜品種適合不同的烹飪方法,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。
地瓜的別稱:番薯、甘薯、紅薯的由來
地瓜的別稱非常多,包括番薯、甘薯、紅薯等。這些別稱的由來都與地瓜的種植和食用歷史息息相關。
番薯的由來
「番薯」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朝時期。當時,葡萄牙人將地瓜從美洲引進中國,稱之為「蕃薯」,意思是「外國的薯類」。後來,「蕃薯」一詞在中國逐漸演變成「番薯」,並沿用至今。
甘薯的由來
「甘薯」一詞也出現在明朝時期。當時,地瓜被引進中國後,由於其味道甘甜,因此被稱為「甘薯」。「甘薯」一詞在中國一直沿用至今,但在台灣,這個詞不太常用,反倒是「番薯」這個詞更為普遍。
紅薯的由來
「紅薯」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朝時期。當時,由於地瓜的肉質呈紅色,因此被稱為「紅薯」。「紅薯」一詞在中國北方地區比較常用,而在中國南方地區,這個詞不太常用,反倒是「番薯」這個詞更為普遍。
其他別稱
除了番薯、甘薯、紅薯之外,地瓜還有很多其他的別稱,包括白薯、山芋、土瓜、金瓜等。這些別稱都是根據地瓜的外形、顏色、味道等特徵而命名的。
地瓜日益普及的原因
地瓜原產於熱帶美洲。早在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,當地就已經在種植地瓜。地瓜隨後被西班牙殖民者帶到了世界各地,目前在亞洲、非洲和歐洲都有種植。地瓜適應性強,可以在多種土壤和氣候條件下生長,因此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。
地瓜的另一個優點是它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。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C、E,以及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。地瓜還是一種很好的能量來源,每100克地瓜含有約100卡路里的熱量。地瓜的升糖指數較低,因此不會引起血糖的急劇升高。這使得地瓜成為糖尿病患者很好的食物選擇。
地瓜也是一種非常用途廣泛的食物。它可以煮著吃、蒸著吃、烤著吃、炸著吃,甚至可以做成甜點。地瓜的味道清甜,口感鬆軟,很受大眾的喜愛。地瓜也常搗泥食用,是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主食之一。地瓜也可以製成澱粉、粉條、粉麵等食品。地瓜的葉子還可以炒著吃,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。這些都是地瓜日益普及的原因。網絡上也常常有「地瓜減肥」的話題,但目前健康飲食建議中地瓜並不屬於熱量低的食物,所以減肥,應該以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和蔬菜為主。
地瓜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歸功於它很容易種植,即使是在貧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長。這使得它成為糧食匱乏地區的理想作物。世界糧農組織(FAO)甚至將地瓜列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。地瓜的普及也對環境有益。地瓜的根系可以幫助防止土壤侵蝕,其葉片可以改善土壤質量。地瓜是一種可再生能源,可以幫助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。
總之,由於有上述這些原因,地瓜在台灣與世界上許多地區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食物,也因其容易生長到豐收,在台灣也被稱為「蕃薯」,代表好種植、好豐收的意思。
優點 | 用途 | |
---|---|---|
適應性強 | 營養價值豐富 | 煮、蒸、烤、炸、甜點、搗泥、澱粉、粉條、粉麵、炒葉子 |
可於多種土壤和氣候條件下生長 | 維生素A、C、E | |
膳食纖維 | ||
抗氧化劑 | 能量來源 | |
升糖指數低 | ||
容易種植 | ||
即使在貧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長 | ||
糧食匱乏地區的理想作物 | ||
對環境有益 | ||
根系可防止土壤侵蝕 | ||
葉片可改善土壤質量 | ||
可再生能源 | ||
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|
地瓜名稱的演變:從番薯到地瓜
在台灣,地瓜有著悠久的歷史。番薯這個稱呼,早在16世紀就已經出現了。番薯一詞源於閩南語的「番薯」,意指「外來的薯」,因為地瓜是從海外傳入台灣的,因此得名。另一個常見的地瓜別稱是甘薯,甘薯一詞最早出現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書中記載甘薯「味甘性平,補虛益氣,健脾胃,益腎填精」。紅薯是地瓜的另一個常見稱呼,紅薯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廣羣芳譜》中,書中記載紅薯「色紅,味甘,性平,補氣益血,健脾胃,益腎填精」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地瓜逐漸成為了台灣人餐桌上的重要食物。在1950年代,台灣曾經發生嚴重的飢荒,地瓜是當時台灣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,幫助台灣人度過了飢荒的難關。在1960年代,台灣的經濟開始起飛,地瓜的種植面積也隨之增加。到了1970年代,地瓜已經成為台灣的主食之一,並在台灣人民的飲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。
到了現代,地瓜已經成為了台灣最受歡迎的蔬菜之一。地瓜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樣,可以蒸、煮、烤、炸,也可以製成地瓜粉、地瓜乾、地瓜酒等各種加工食品。地瓜富含營養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C、E,以及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,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食物。
地瓜的台語別稱:番薯的緣由
在台灣,地瓜除了有「地瓜」這個名稱之外,還有一個很常聽見的台語別稱:「番薯」。這個別稱的由來已久,可以追溯到地瓜剛傳入台灣的時期。
地瓜原產於南美洲,在16世紀由西班牙人帶到亞洲。當時,地瓜在台灣還沒有固定的名稱,人們通常稱呼它為「番薯」,意思是「番人的食物」。因為地瓜是外來作物且當時由外國人帶入,故稱之為「番薯」。這個稱呼一直沿用至今,即使地瓜已經從外來作物變成台灣本土作物,台灣人還是習慣稱呼它為「番薯」。
「番薯」這個別稱在台灣不同地區的發音也不盡相同。在北部,人們通常發音為「huⁿ-chhiū(番薯)」,在南部,人們通常發音為「huⁿ-chhiuⁿ(番薯)」。雖然發音有所差異,但都代表著同一個意思,就是地瓜。
「番薯」這個別稱雖然有歧視的意味,但卻也反映了台灣的歷史文化。在過去,台灣曾是多個民族混居的社會,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,也造就了台灣豐富的飲食文化。「番薯」這個別稱,就是台灣飲食文化的一部份,它代表著台灣人對地瓜的喜愛,也見證了台灣的歷史變遷。
時至今日,「番薯」這個別稱仍然廣泛使用於台灣,尤其是在閩南語地區。在台灣的市場、菜園裡,都能聽到人們用「番薯」來稱呼地瓜。這個別稱不僅代表著地瓜在台灣的重要性,也代表著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。
地瓜為什麼叫地瓜?結論
地瓜是台灣人廣泛食用且價格低廉的蔬菜,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。它不僅具有高營養價值,也具有多種用途,可以蒸煮、烘烤、油炸等,甚至是製作甜點的原料,深受大眾的喜愛。
地瓜於16世紀傳入台灣,由於其容易種植和耐旱性強,因此在台灣的種植面積廣泛。在台灣,地瓜被稱為「番薯」,而在中國大陸則稱為「地瓜」或「紅薯」。
「地瓜」一名在台灣的由來,與日治時代的推廣政策有關。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了提高地瓜的產量,並鼓勵台灣人食用地瓜,因此大力推廣地瓜的種植。同時,日本政府還將地瓜納入學校的營養午餐,讓更多台灣人有機會品嘗到地瓜的美味。
經過多年的推廣,地瓜在台灣逐漸成為一種廣泛種植的農作物。而「地瓜」一詞也成為台灣人對地瓜的普遍稱呼,並一直沿用至今。
地瓜是台灣重要的農作物,它不僅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,也具有多種用途,讓它成為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,深受大眾的喜愛。因此,「地瓜」一詞在台灣的由來,除了與其營養價值以及用途有關之外,更與台灣的飲食文化和歷史背景密不可分。
海外券商 vs 複委託:我建議都開戶,短線用IB盈透,長期投資用口袋證券
特點/服務 | IB盈透證券(美國券商) | 口袋證券(台灣複委託) |
---|---|---|
申請過程 | 線上開戶,無面對面服務 | 線上開戶,有直接的服務支持 |
語言要求 | 需要基本的英文能力 | 提供中文及台語服務 |
銀行設定 | 需要設立網路約定帳戶 | 無需電匯美金,利用台灣券商操作 |
表格更新 | 每三年更新一次W-8表格 | 不需要 |
手續費 | 低手續費或零手續費 | 手續費較高,可能影響投資回報 |
可交易範圍 | 廣泛的投資選擇(個股、ETF、選擇權等) | 限於熱門個股和ETF |
股息再投入計畫 | 可設定 | 籌備中 |
銀行帳戶需求 | 無需另外申請國外銀行帳戶 | 無需另外申請國外銀行帳戶 |
界面語言 | 有中文化介面 | 完全中文服務 |
資金感受 | 資金在海外 | 資金感覺更「在身邊」 |
服務溝通 | 中文客服但非即時 | 可以加官方LINE,有更好的溝通服務 |
定期定額服務 | 無 | 有 |
地瓜為什麼叫地瓜? 常見問題快速FAQ
1. 地瓜是怎麼傳到台灣?
地瓜原產於熱帶美洲,16世紀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,再由中國人傳到台灣。
2. 地瓜為什麼叫地瓜?
地瓜的「薯」字,是根莖類蔬菜的統稱,而「地瓜」的「地」字,則是指生長在地底的球莖,因此「地瓜」這個名稱就是「生長在地底的球莖類蔬菜」的意思。
3. 地瓜有其他名稱嗎?
地瓜別稱有番薯、紅薯、甘藷、山芋、黃薯等等,這些名稱主要與地瓜的顏色、生長環境和食用方式有關。